
1、確定各項工作對環境溫濕度的具體要求
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,包括儀器運行的需求、試劑存放的需求、實驗流程的需求,以及實驗室人員的舒適度(人體處于18~25℃的溫度、35~80%的相對濕度環境中,會感覺比較舒適,而且從醫學角度來看,環境干燥和喉嚨炎癥有一定關系),并根據這些內容列出溫濕度控制范圍的要求清單。
2、選擇并制定有效的環境溫濕度控制范圍
從上述各要素的所有要求清單中,挑選出范圍最窄的部分作為該實驗室環境控制的允許范圍,進而制定環境條件控制的相關管理程序,同時結合科室的實際狀況,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標準操作規程(SOP)。
3、維持與監測
采取各項措施確保環境溫濕度處于控制范圍內,同時對環境溫濕度進行監測并做好記錄。一旦超出允許范圍,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,如開啟空調調節溫度、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等。
以下為某實驗室溫濕度控制標準(僅供參考)
一樓實驗室需監控的房間:
①試劑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80%
②樣品存放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80%
③天平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80%
④水分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65%
④紅外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60%
⑤中心實驗室:溫度10~30℃,濕度35~80%
⑥留樣室:溫度10~25℃,濕度35~70%
實驗室的標準溫度設定為20℃,具體來看:
①一般檢測間及試驗間的溫度需控制在20±5℃;
②線值計量標準間的溫度應保持在20±2℃;
③電工與無線電專業的標準間,以及線值計量的計量檢測儀器間,溫度需控制在20±3℃;
④實驗室內的相對濕度通常應維持在50~70%。
實驗室溫濕度控制要求
在環境條件溫濕度的控制上,核心是確保實驗操作的環境溫濕度能夠滿足實驗程序各環節的需求。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制定實驗室環境溫濕度的控制范圍:明確各項工作對環境溫濕度的要求。重點明確儀器運行的需求、試劑存放的需求、實驗流程的需求,以及對實驗室員工的人性化考量(人體在18~25℃的溫度、35~80%的相對濕度環境中,整體感覺較為舒適,且從醫學角度來講,環境干燥與喉嚨炎癥存在一定的因果關聯)。
【小結】
①普通化學實驗通常只需控制溫度,實驗室溫度保持在20~25℃,濕度一般控制在80%以下即可。
②常溫留樣室的溫度范圍為10℃~30℃;
③陰涼留樣室的溫度要求不高于20℃,濕度則應控制在45~75%。
相關閱讀
◆溫濕度傳感器探頭的最佳放置位置
◆溫濕度變送器校準方法及校準設備配置
◆JJF(浙)1035-2009溫濕度變送器校準規范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