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17681-2024關于DCS記錄數據1年這條怎么執行?DCS數據記錄有長趨勢和短趨勢。
為了解釋這個問題,首先給大家普及“掃描周期”的概念。DCS掃描周期指的是系統對現場過程變量(如溫度、壓力、流量等)進行采集、處理、運算并更新輸出的周期性時間間隔。簡單來說,就像系統“定時檢查”現場數據的節奏:每隔一個固定的時間(比如1秒、500毫秒),系統會完成一次從傳感器獲取數據、進行邏輯運算或控制算法計算,再將結果發送到執行器(如閥門、泵)的完整過程,這個固定時間就是掃描周期。掃描周期的長短直接影響系統的實時性和控制精度:周期越短,數據更新越及時,控制響應越快,但會增加系統的運算負荷;周期越長,系統負荷越低,但可能導致數據滯后,影響控制效果。實際中會根據工藝需求和系統性能設置合適的掃描周期。
SIS的掃描周期一般設置為0.05秒,DCS的掃描周期一般的1秒。
DCS能否記錄一年的數據,完全取決于DCS硬盤的容量和掃描周期,歷史曲線是把兩點掃描時間的數據用直線連起來,掃描周期中間是不記錄的,只記錄兩次掃描時間的數據,然后用直線聯起來,就是歷史曲線。掃描周期越短,記錄數據越準確,但是會占用大量的計算機空間。如長趨勢掃描周期設置為1秒,記錄數據雖然比較準確,但是會消耗大量的計算機空間,導致計算機運行速度降低。

如果DCS掃描周期過長,如5分鐘,甚至10分鐘,則會遺漏關鍵數據,即使在兩次掃描周期之間出現超壓爆炸的數據,歷史曲線也無法記錄下來。
目前,大部分DCS長歷史趨勢記錄時間為1分鐘,至于能否記錄1年的數據,取決于DCS性能。要把一套甚至聯合裝置好幾套裝置海量的數據記錄一年,DCS系統基本不可能做到,只能通過修改長趨勢記錄的掃描周期,比如設置為5分鐘掃描一次(5分鐘參數變化很大,記錄有何意義?),或者只能通過他們第三方數據記錄系統。
GB17681-2024的歷史數據記錄您懂了嗎?關于GB17681-2024的執行還有什么難點,歡迎留言交流。
作者:何龍
相關閱讀
◆對DCS系統掃描周期設置的一些建議
◆PLC掃描周期對PLC性能的影響及優化
◆用巡檢儀通訊完成數據采集,降低S7-200 PLC硬件成本